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忻府区十二五规划(草案)

 时间:2015-08-28      来源:区发展和改革局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优势与挑战 7

一、“十一五”回顾 7

(一)区域经济步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7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7

(三)重大项目有了新突破 8

(四)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 8

(五)基础设施建设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9

二、“十二五”发展的环境 9

三、“十二五”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14

第二章  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 18

一、指导思想 18

二、目标任务 19

(一)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9

(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19

(三)科技进步类预期目标 19

(四)资源环境类预期指标 20

(五)人民生活类预期指标 20

(六)结构调整预期目标 21

三、基本原则 22

第三章 战略要点 23

一、形成一核一带三轴空间布局 23

(一)“一核”驱动 23

(二)“一带”拓展 24

(三)“三轴”带动 24

二、打造生态文明低碳宜居新城 24

(一)城镇定位 24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5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 28

三、构筑融入都市多元发展产业新格局 28

(一)打造产业承接基地 28

(二)打造农业特色基地 31

(三)打造休闲旅游基地 35

(四)打造物流中转基地 37

(五)打造商贸服务基地 38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新农村 40

(一)统筹推进城乡“五个一体化” 40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1

五、实施五大民生工程 44

(一)实施城乡安居工程 44

(二)实施扩大就业工程 44

(三)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45

(四)实施教育振兴工程 46

(五)实施全民健康工程 47

第四章 发展路径 48

一、转型发展之路 48

(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 49

(二)由总量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 49

(三)由产业节点向产业链条转变 49

(四)由产品分散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 50

二、融入发展之路 50

(一)围绕规划共绘,实现全面对接。 52

(二)围绕产业共兴,促进分工协作。 52

(三)围绕交通共联,完善交通网络。 53

(四)围绕信息互通,搭建沟通平台。 53

(五)围绕要素共享,加强交流合作。 53

(六)围绕环境共建,建设生态忻府。 54

(七)围绕社会共享,共享生活品质。 54

三、品牌发展之路 54

(一)营造汇聚品牌的招商环境 55

(二)营造打造品牌的政策环境 55

(三)营造忻府品牌的认知环境 55

(四)营造保护品牌的社会环境 55

四、循环发展之路 56

(一)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 56

(二)推进循环型企业发展 56

(三)推进循环型产业园区建设 57

(四)推进循环型农业建设 57

五、生态发展之路 57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58

(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58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58

(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59

六、安全发展之路 59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60

(二)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60

(三)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60

(四)健全完善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 61

七、文化发展之路 61

(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61

(二)繁荣社会文化事业 62

(三)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62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63

八、开放发展之路 63

(一)努力承接产业转移 63

(二)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63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64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64

(五)开创对外贸易新局面 65

九、和谐发展之路 65

(一)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65

(二)倡导包容性增长 67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68

(四)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69

第五章 保障体系 69

一、政策协调机制 69

二、制度保障机制 70

三、组织规划机制 70

四、监督监管机制 71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时期,对于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目标,履行政府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全区发展战略,建设城乡一体、产业多元、功能完善、富裕和谐、融入大太原、辐射晋中北的新忻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忻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和国家、省、市总体规划要求编写,主要阐明我区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要点、发展路径和保撑体系,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优势与挑战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中部崛起、两区开发两大机遇,依托农业基础、多元经济、中心区位三大优势,围绕工业强区和商贸大区两个定位,突出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四项建设,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主创新,积极开展“全民创业”行动,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打好经济转型、农民增收、财政翻身、城建扩容四大战役,使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步入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到2010年底,全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9.8亿元,增长到80亿元,年均增长16.1%,比“十一五”规划目标增加6.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由2.43亿元,增长到8.38亿元,年均增长28.1%,比规划目标增加1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1亿元,增长到46.8亿元,年均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7480元和2605元,提高到14939元和4482元,比规划目标净增3939元、482元。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十一五”期间,围绕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基本方针,突出了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全面实施园区聚集、产业提升、外向带动、兴税强财、环境优化五大战略,五大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七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招商引资的氛围进一步优化,税收渠道有效拓宽,客商至上的理念日益强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步入加速增长的轨道。?

(三)重大项目有了新突破

“十一五”时期,立足资源相对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开放层次不高,龙头企业缺乏的实际区情,确立发挥区位优势,创优发展环境,拓宽开放领域,引进重点项目,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省政府重点扶持、高新骨干项目先后落户我区,新上、续建和已申报待批的百万元以上的工业生产性项目65个,总投资规模达43.5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23个,亿元以上项目6个。这些项目的建设投产,为多元经济发展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为全区经济增长积蓄了后发优势,也必将改写忻府区多年来工业经济脆弱,财政贡献率低的历史。

(四)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

“十一五”期间,为使全区上下形成善待客商、服务客商、一切为客商提供便利的浓厚氛围,区委、区政府实施了环境创优战略,取消了对在忻企业投资领域和行业的限制,实行政府让利、规范管理和重点保护等措施,为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一条龙”服务,政府各部门对招商引资、环境创优实行公开承诺。并开通经济“110”热线,严格行风评议和责任制考核,对阻碍和破坏环境创优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大力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有序竞争、合法经营的良好环境。?

(五)基础设施建设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区创优投资环境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着力点,我区结合实际,多方筹资,挖潜扩容,在农业、城建、交通、环保、文教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确保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科技工作不断加强,“863”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卫生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区、乡、村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初步形成。“蓝天工程”全面实施,城区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1天。计生工作向纵深推进,优质服务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档案、人武、信访、群团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全区历史上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是整体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十一五”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十二五”发展的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抢抓机遇,实现转型发展的黄金期,也是在全省提升位次,实现率先发展的关键期。“十二五”时期整体仍处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国际政治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和平、合作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多极化、市场化、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重影响,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蕴育着重大调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而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经济,将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创新密集的时代,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变革,为带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有利契机。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发展向好的态势得以维系。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随着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减弱、产能过剩矛盾加剧、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社会结构转型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难度在增加。“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将进入战略转型期;城市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化将进入战略推进期;以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政府体制为核心内容的体制改革将成为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改善的重要动力来源,体制改革将进入战略突破期;外需作为经济提速主要动力将难以持续,对外开放将进入战略提升期。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共识,扩大内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路径的必然选择。

从省内看,全面转型是山西的必由之路,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现翻番。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点是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和城乡生态化。在工业新型化的要求下,我省资源的稀缺性将得到更好的利用,一方面要利用资源换资本、换技术、换市场、换项目,从而更多地掌握市场交换的话语权、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市场开发的优先权。另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将走向资源与高端产业融合的道路,纯粹商品煤项目原则上将无法通过审批;将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各级各类开发区为承载,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共建共享,上下游产业链紧密衔接的集群发展的突破态势。农业现代化将以农业产业化为主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基础、农民增收为关键。市域城镇化将形成“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城乡生态化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和生态的关系,真正把环境作为生产力,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加大铁路、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机场布局,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衔接顺畅、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省会到各地级市高速公路3小时通达、相邻地级市2小时通达、地级市到所属各县(市、区)1小时通达和省会到省内主要区域性中心城市航空1小时通达。将加大出省通道和出海通道建设力度,构建连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欧亚大陆桥的对外开放大通道。这为我区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和承接东部和都市经济圈产业转移提供了强大的外部环境支撑。

我区必须积极自觉地融入到全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大格局中,抓住山西作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循环经济试点省和生态试点省特别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试验区”和试点省在土地、财政、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类似经济特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我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集聚度较高和区位交通条件较好的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经济,实现我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缝对接。

从市内来看,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创造性地谋划并实施“三五”工作总要求,立足五个坚持,扭住五个发展,走出五条路子,打好五大攻坚战。以建设“工业新城,旅游名市,宜居新区,生态靓市”为战略目标,围绕六大优势,发展八大主导产业,建成十大新型工业园区,培育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全面建成产业链长、轻重合理、主导突出、接续跟进的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把忻州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工业新城和旅游休闲目的地。提出了“一极、一廊、三轴、四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工贸经济新城、循环经济示范区、宜居新市、社会进步示范区、生态休闲避暑胜地、旅游热点城市和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功能定位;装备材料创新基地、能源和生产制造服务基地、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旅游基地、商贸物流基地的产业功能定位。

市“十二五”规划还提出,要加强忻府区政治、文化、物流、金融中心地位,将忻定原城市组群打造成市域经济增长极、市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要建立以忻府区-原平为核心、辐射周边、多点支撑、多头带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以忻府区为城市旅游经济服务核心,通过强化市域中心旅游人流、物流的集散能力,提高城市旅游承载能力,突出市域中心的服务功能,形成“一心多点”的旅游经济格局;要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使忻府区成为辐射全市的人流、商品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增强城市商业的竞争能力和区域辐射能力;要以忻府区现代金融服务中心为核心,建立辐射地方县市的金融服务业,要加强与太原、北京及东部地区的金融合作,使忻府区成为全市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利用金融手段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来看,太原都市经济圈的加速融合、晋陕蒙黄河能源“金三角”的建设,为忻府区融入区域合作、借力资源共享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拓宽了发展空间。我市提出要突出“忻定原”城市组群核心,建立协调联系机制,进行合理功能定位,整合区域资源,搞好产业协作,加强资源共享,从战略高度推进一体化进程。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协调,推进“忻定原”主动融入太原都市圈,积极参与太原都市圈产业互补和城际联动,利用圈内互动效应,借力资源共享,谋求自身定位与发展,形成推动市域中心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三、“十二五”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从忻府发展前景来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出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在空间区位上,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和太原经济圈的主要发展轴线大运发展轴与对外联络轴的交叉点上;在政经区位上,忻府是忻州市委和市政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在城镇区位上,忻府是太原经济圈忻定原城镇组群的首位城市,是太原北辐射晋中北首位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物流、商贸、旅游中心。

二是交通优势。忻府向南向北向东向西向东北均有铁路通向国内主要城市和交通通道,公路交织成网,路网长度居全省前列,交通十分便利。向南铁路经太原市后可通过临汾、长治、运城、西安、焦作、郑州。向东铁路穿越京广、京九、京沪直达黄骅市渤海湾出海口。向东北铁路直通首都北京。向北铁路经朔州通大同、乌兰察布、张家口、呼和浩特。向西铁路可达鄂尔多斯、包头、榆林、延安。公路有大运高速、108国道、忻五线、忻黑线、台忻线通向太原、大同、五台山和忻州市其他县市。随着太原经济圈规划的忻州-保定客运专线、经原平开辟的太原-北京的高速公路第二通道、忻州-乌海高速、南北同蒲铁路大同-太原-运城快速铁路客运通道、太原-忻州城际铁路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改造,与太原的交通同城化程度处于太原都市圈领先地位,交通优势将日益突出。

三是资源优势。忻府区国土面积1954平方公里,约为全市面积的8%,其中平原面积693平方公里,是忻定平原的主体部分,占全市平原面积25%多,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2010年忻府区辖区常住人口54.47万,占忻州全市人口的1/6多,在山西省119个县级单位中排名第10,总户数208145,排名第4,城镇化率(51.4%)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5%)。人力资源数量较多,素质较高。忻府可供开采的地下水年储量为1.26亿立方米,地表水年总量0.77亿平方米,云中河,牧马河,一北一南横贯西东汇入滹沱河;奇村、顿村、卢野村的温泉闻名全省,水资源、地热资源丰富。随着坪上饮水工程的完工,水资源的利用将更加便利。忻府区有省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处(金洞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向阳遗址、元好问墓、忻口战役遗址、连寺沟墓地),区文物保护单位49处,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忻府区全年平均日照时间超过27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忻府历史文化悠久,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历代多为郡、州治所 ,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素有“摔跤之乡”、“八音之乡”、“貂婵文化之乡”、“傅山故里”之美名,文化资源丰富。

忻府区有耕地面积100万亩,水地面积50万亩,平川盛产玉米,高粱;丘陵、山区主产谷子、豆类、莜麦、荞麦等小杂粮、油料及干鲜果。特色农产品质量精、品种多、类别全,深受太原市民欢迎,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

特别是以忻府为首的忻定原盆地的玉米资源,具有战略优势。2010年在全省119个县级单位中,忻府粮食总产量28.95万吨,排名第4,玉米总产量25.66万吨,播种面积48294公顷,均排名第1。原平县23.66万吨,播种面积45272公顷,均排名第2,定襄15.38万吨,排名第12,忻定原合计产量78.27万吨,占忻州市玉米产量约63%,全省玉米产量约9%。

四是低成本优势。201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971元,位居全省119个县级单位第109名,人力资源成本低。忻府区房价远低于毗邻的太原的房价,也低于山西主要中心城市的房价。物价、房价、房租、交通、通讯等价格水平较低,生活成本低。土地、租金、工资等要素成本低,企业生产成本低。

五是宜居与环境承载力优势。忻府“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蓝天工程”,城区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61天。国土面积广阔,位居忻定平原主体部位。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温泉地热资源远近闻名。林业发达,2010年林业产值28219万元,位居全省119个县级行政单位第1名,远高于第2名灵石县的18215万元;再加上玉米种植面积达483平方公里,总体植被覆盖率高。城区位居平原、温湿适宜、气候宜人、污染较轻、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又兼处于上风上水,适宜居住。综合我区土地、空气、水资源、植被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可见我区具备突出的宜居与环境承载力优势。

六是产业多元优势。忻府已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禹王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豆罗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庄磨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义井环保节能产业园区和金山现代工业园五个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相比“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一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运行效率较低。忻府区由于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2010年忻府区地区生产人均GDP仅为14711元,远低于同期太原市(44319元)和山西省平均水平(21522元),在山西省119个县级单位中排名第68位,不足排名第1的平鲁区(80801)的1/6。忻府虽然玉米产量、播种面积位居全省第1,但单产较低,与全省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二是产业配套有待完善。忻府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和工业化加快发展关键阶段,但产业配套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工业园区不同程度上还存在产业配套不完善、原材料供应差、产业链衔接差的问题,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慢,市场经济主体发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投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是高素质人才缺乏。忻府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劳动力素质也有所提高,但从劳动力结构来看还不尽合理,高技能、高素质、替代弹性小的高层人才还相对偏少。

四是微观主体实力不强。微观主体是产业构成基本元素,是区域经济合作、融合的最重要载体。忻府区企业规模偏小、拳头产品缺乏、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能走出去或作为引资筹码的有实力的企业稀缺,缺乏融入太原经济圈的载体企业。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下大力气破解难题,以又好又快的发展化解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忻府的科学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

 

做好“十二五”规划,推进忻府科学发展,必须从我区实际出发,从忻府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从忻府发展的国际国内省内市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出发,确定科学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省委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市委“三五”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实现率先发展、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这一工作大局,积极抢抓山西创建国家级综改试验区、太原都市经济圈加速融合、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的历史机遇,精心打造全省的产业承接基地、农业特色基地、休闲旅游基地、物流中转基地和商贸服务基地,努力把忻府区建设成为产业多元、功能完善、融入省会、统筹城乡的晋西北中心城区。

二、目标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力争经济总量增长两倍,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两番。

(一)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力争“十二五”期间,按2010年价计算,全区生产总值增长2倍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24.6%;财政总收入翻两番,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累计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32%;工业增加值翻两番,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32%。经过三至五年的不懈努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中上等水平。

(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6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 %,区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达标率98%;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9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覆盖率100%;每百人拥有电话(固定及移动)60部,每千人拥有计算机150台;每千人拥有医生3.5人,病床5张;各级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三)科技进步类预期目标

“十二五”期间,综合科技实力达到中部上游水平,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左右,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20%左右。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8%以上,科技创新研发资金占全区财政支出总额的1.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新增无公害种植面积3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3个,认证绿色产品14个;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60%以上。

“十二五”期间,各类人才总量按年均9%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达到 3.2 万余人。各类人才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2015年达到60%以上。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比重,2015年增加到1%。在全区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建成5个左右人才基地。2015年人才贡献率达到32%。

(四)资源环境类预期指标

耕地保有量961266亩;全区森林覆盖率大于2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60天以上,综合污染指数控制在0.85;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区环境噪音功能区达标率大于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城区污水处理率大于85%,并逐步实现中水回用;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6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下降3.2%,五年降低16%;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五年降低20%。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削减1.5%,氮氧化物排放量年均削减1.5%,化学需氧量年均削减2%,氨氮排放量年均削减1.5%,工业烟尘排放量年均削减2%,工业粉尘排放量年均削减2%。

(五)人民生活类预期指标

城镇居民收入实现30000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8平方米;人口预期寿命72.5岁;基尼系数控制在0.4以内。

(六)结构调整预期目标

第一产业基础得到全面加强,形成初具规模的高端特色品牌农业产业集群。转变传统农业生产营销模式,以高端特色品牌农业为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树立“卖粮食比卖电脑更有科技含量”的理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引进国家级农副产品企业并形成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优势的深度开发培育特色优质玉米、有机蔬菜、优质核桃、高效畜牧等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第二产业努力实现赶超和转型。在现有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煤化工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的基础上,顺应国家能源布局和山西建设新型能源基地要求,进一步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电能储存与转换、物联网、节能环保等国家和世界战略性产业,引进品牌、资金、技术和人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比例更趋合理。

第三产业以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业为重点,将我区建成太原北首位的物流港、金融商贸服务中心和全省精品旅游目的地。以品牌化、特色化为导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议旅游、乡村旅游、探险旅游、观光旅游,形成基础设施共享、规模效益叠加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上述目标中,经济增长类、科技进步类、人民生活类为预期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社会发展类、资源环境类为约束性指标,是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政府工作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三、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期,是我区实现综合性、系统性、全方位创新的攻坚期。“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共建共享。    

(二)改革创新的原则。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发展理念、思维方式、发展方式、治理方式、领导方式以及政绩考核评价方式的全面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科学发展的潜力和活力。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严格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把建设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忻府实际,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善于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实践,做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进行。    

(四)群众参与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忻府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发展意识,激发科学发展热情,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共谋科学发展大计,形成齐心协力促进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分类指导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分类,按照全区“十二五”时期确定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分别确定相应的标准、任务和工作重点,明确职能定位,创造性推动工作。    

(六)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牢牢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检验每项工作,升华科学发展理念,丰富科学发展内涵,使干部群众在实践中不断获得科学发展的动力,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 战略要点

 

 “十二五”时期,必须准确把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立足区情,全面考虑基础和优势、矛盾和问题、机遇和挑战,统筹谋划区域发展、城市功能、产业布局、城乡协调、民生建设等战略要点,为忻府的科学发展选准突破口,整体实施,全面推进。

一、形成一核一带三轴空间布局

根据我区地理特点、产业分布、区域分工等条件,坚持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等原则,“十二五”时期的空间布局按照“一核一带三轴”来展开(参见附图1),在全区范围内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配置科学、整体功能协调、发展动力强劲的总体发展格局。

(一)“一核”驱动

以忻府区城区为我区城镇发展的主核,充分利用其作为忻州市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金融、物流、商贸中心的优势,优先发展旅游、物流、商贸、金融资本运作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带动南北发展带和东西发展轴上的城镇发展。通过产业引导、完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扶持等推进城区率先发展,使其发挥相应的中心驱动作用。

(二)“一带”拓展

以大运高速、大运路、南同蒲铁路为轴,辐射沿线区域,打造我区南北发展带。以沿线中小城镇优先发展为动力,充分发挥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太原都市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和都市观光农业;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方向,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建材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三)“三轴”带动

沿311省道(台忻线)、312省道(忻五线)、313省道(忻黑线)打造区域东西发展轴。加强轴上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辐射能力,带动沿轴区域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二、打造生态文明低碳宜居新城

坚持实施市域城镇化战略,不断完善城镇体系,强化城镇整体功能,提升城镇文化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镇。

(一)城镇定位

“十二五”时期,以充分展现忻府特色,积极承接太原都市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和带动为目标,确定忻府的城镇定位为:并北首位城市、资源匮乏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低碳宜居之城。    

1、并北首位旅游城市

进一步挖掘忻府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忻府区并北首屈一指的区位、交通优势,依托忻府作为忻州首府和忻定原城镇组群首位城市以及旅游集散地的地位,将忻府打造成为太原北首位旅游城市,打造成为太原北首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中心。

2、资源匮乏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紧紧抓住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和我省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区交通、区位、土地、人力资源、成本、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多元等优势,主动融入太原都市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努力打破资源匮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实现率先发展,打造资源匮乏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3、生态文明低碳宜居之城

以生态、文明、低碳、宜居的理念指导城镇发展与建设,积极倡导与推进文明低碳生活,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和谐文明城市“四城联创”,打造古色古香、绿色满城的城市景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环境优美、景色秀丽、人际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新城。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以建设生态文明低碳宜居之城和并北首位城市为目标,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为指导,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狠抓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区集聚辐射能力。

投资1400万实施老城区街巷改造工程、光明东街道路改造工程、人行道硬化工程、西光明街排水管道改线工程和路灯安装改造工程,提升城区基础设施水平。投资1800万实施古钟公园改造工程,东园区以树木花卉观赏科普为主题风格,西园区以景观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风格。

继续完善九龙岗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重点之一是要围绕新区“一心、一带、两主、两次、一环、多节点”空间布局加快公园、广场和绿地建设,重点之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成50万平方米商住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以“保护优先、兼顾民生、优化功能、促进发展”为指导,推进秀容古城的科学保护与发展,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良性循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实施明清文化街改造,形成“一轴五心三片区”的发展格局,投资估算8000万。投资2000万修葺恢复秀容书院,形成古籍鉴赏、文化休闲的古书院氛围。投资2800万修建恢复古城楼古城墙,完善城楼城墙相关设施,再现古城历史雄姿。

切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按照2011、2012年每年完成300户,2013、2014年每年完成700户,2015年完成600户的进度安排,“十二五”期间共完成26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加强城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城市宜居品质。加大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清扫清运范围29000平方米、硬化停车场面积2465平方米、建设车库935平方米、新建公厕3座、新建8座地坑式垃圾池、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投资230万购置垃圾收集车、洒水车、清扫车、下水道联合疏通车共7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要。加大城区园林绿化投入,投资950万实施光明街政府段行道树更换工程和光明西街绿化工程。

构建与城区规模和布局相适应的道路交通系统,加强对旧城区次、支路系统的整治,打通断头路,改造错头路,拓宽局部道路,完善路网密度和道路微循环。加强过境高速路和铁路走廊两侧环境治理和景观建设,提升忻府对外形象。加大对城中村的改造力度,逐步使城中村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社区。

建设坚强电网、安全电网、放心电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城区电网建设规划投资1.76亿元实施110千伏工程,投资3.57亿实施10千伏线路工程,投资1.88亿元实施10千伏配电工程,投资2.59亿元实施配电自动化工程,投资1560万元实施低压工程,投资689万元实施无功配置。新建10千伏线路61条(架空102.3公里,电缆88.4公里),新增公用配变120台,新增配变总容量48.1兆伏安。到2015年,城区建成由6座主变容量为560兆伏安的110千伏变电站和11条总长87.72公里的110千伏架空线路构成的高压配电环状网络;建成10千伏公用线路82回,线路总长471公里的城区配网,形成以网格式供电为主,手拉手供电为辅的供电模式。农村电网建设规划总投资3.3亿元实施110千伏工程、66千伏工程、35千伏工程、3-20千伏工程、低压线路改造工程和农网智能网工程,为农业发展和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

统筹考虑农业、工业、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全区公路交通建设,形成纵横交错,内外贯通的公路循环网络。加强公路升级改造的研究规划与投入,提升公路等级,满足物流大幅增长的需要。

(三)加快城镇化进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快速、集约发展,提升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把城区和重点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其集中,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覆盖。发挥城区和重点镇承接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壮大市域经济,使城镇成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强大推进器,成为加快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平台。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促进人口向城镇合理聚集。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2%以上,城镇化建设体系逐步完善,功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有较大改善。

三、构筑融入都市多元发展产业新格局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产业发展定位,围绕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结合我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产业演进趋势,结合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转移趋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融入太原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把我区建设成为太原北首位的产业承接基地、农业特色基地、休闲旅游基地、物流中转基地和商贸服务基地。

(一)打造产业承接基地

主动与太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太原-阳曲金属材料及制品产业集群、太原-榆次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汾阳-文水-交城-清徐-祁县-平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对接,发展壮大禹王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豆罗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庄磨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义井环保节能产业园区和金山现代工业园等五个工业园区,将工业园区建成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带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龙头和主要载体。同时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加强园区道路管网、通信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建设,重点抓好标准厂房建设,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强化园区能源保障,确保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应,提高园区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建立健全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对承接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探索与太原经济圈核心区(市、县)在我区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

1、禹王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园区以山西禹王煤炭气化公司为龙头,依托国家级煤化工科研中试基地,围绕煤延伸煤跳出煤,围绕煤来展开和推进工业新型化。 “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有:年产360万吨焦化项目、26万吨/年顺酐项目、18万吨/年丁二酸项目,15万吨/年1,4-丁二醇(BDO)项目、30万吨/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项目、煤气化中心工程、“双气头”制甲醇项目、60万吨/年DMTO项目、12万吨/年环氧乙烷(EO)项目、6万吨/年乙醇胺(EOA)项目、10万吨/年聚羧酸盐减水剂项目等项目。“十二五”目标:入住企业发展到20户,总投资约288.5亿元,年均销售收入将达到532.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约69.8亿元,利润总额约45.4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山西忻州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产业规划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提升忻州市化工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园区内环环相扣、链式开发,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经济的模式。

2、义井环保节能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0000亩。园区以蓝天集团为龙头,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来实现工业化。“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有:投资7.9亿元高效节能煤粉锅炉扩建项目,投资9亿元铝硅复合新型材料扩建项目,投资1.5亿元环保产品交易平台,投资1.8亿元焚烧锅炉生产线,投资5.6亿元再生能源高铝粉煤灰项目;投资3500万元铝硅矿热炉脱硫项目,投资7000万元LED照明项目。“十二五”目标:争取环保节能煤粉锅炉产能达到5万蒸吨,铝硅复合新型材料产能达到3万吨,入驻企业达到10户,总投资150亿元,产值达到200亿,利税40亿,就业人员4000人。

3、金山现代工业园,园区规划面积10000亩。抓好输变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电力供应充分满足生产需求。全力以赴做好整体规划,用地、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都要高点起步,超前规划。 “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有:投资120亿元太阳能光伏板基地项目,投资36亿元的石头造纸项目,投资1.2亿元的金圆水泥粉磨站等项目。 “十二五”目标:力争入住企业20户,总投资280亿元,产值250亿元,利税60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以上。争取建设成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新型工业园区。

4、豆罗新型建材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园区以耀华粉煤灰水泥公司为龙头,整合现有企业和资源。“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有:香港华润集团投资8亿元粉煤灰水泥项目、山西洁净垃圾发电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的生活垃圾发电项目、山西奥菲特冶炼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铬铁项目、忻府区瑞丰特钢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特钢等项目。 “十二五”目标:力争入住企业20户,总投资80亿元,产值100亿元,利税15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争取建设成一个新型建材工业园区。

5、庄磨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 “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主要以山西中亚神力铸造有限公司8.8亿元铸造铸件精加工项目为龙头,争取入住企业8户,总投资30亿元,产值50亿元,利税8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争取建设成华北最大的铸造基地。

(二)打造农业特色基地

立足太原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忻府在特色农产品特别是玉米、杂粮、干果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把忻府建成面向太原经济圈的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1.规模发展建基地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努力形成规模产业是确保农民增收,建设美好家园的必经之路。今后五年我们要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在培育形成产业规模上做文章,在积极发展产业特色上下功夫,在努力推进产业整合上动脑筋,在全面推进生态发展上求成效,把农民增收、产业升级、基地建设和生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五大基地建设。

一是要加大推进力度,建设玉米丰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就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拓宽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升粮食生产竞争力;要采取多项措施,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今后五年我们要建立5个10万亩玉米丰产方生产基地,把优良品种、配方施肥、覆盖种植、节水灌溉等各项技术综合运用到丰产基地建设中,确保全区粮食生产稳定在6亿斤以上。

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建设设施农业基地。设施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最佳路径之一。今后五年我们要力争建成3.5万亩设施农业基地。要搞好规划,力争成片发展产生规模效应;要加大投入,搞好配套服务,积极扶持仓储、物流企业的建设,确保农产品的贮存、销售;要抓好培训,使农民真正掌握各种实用技术。通过努力要把设施农业基地建成农业科技综合运用、农民增产增收的示范基地。

三是要依靠龙头拉动,建设规模养殖基地。要全力推行养殖小区牧场化,“十二五”期间要力争发展牧场化养殖小区100个,规模养殖数量占到饲养总量的60%以上。要积极培育产业龙头及龙头加工企业,依靠龙头拉动作用,促进养殖业快速发展;要大力引进、推广和改良畜牧新品种,积极探索规模养殖、高科技发展的新路。

四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建设优质林果业基地。要利用我区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在西部丘陵区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的干果生产基地。在抓好整体布局和品种结构的同时,力争在五年内建成20万亩优质核桃生产基地,使干果产业成为丘陵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大力推广果树新品种,加快果树品种改造步伐;要进一步搞好植树造林,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以上。

五是要搞好配套服务,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我区有许多农产品,绿色环保质好味美,像小米、香椿、红薯、大蒜、香瓜等一些特色农产品早已打入市场,远销他乡。但由于规模较小,种植分散形不成商品优势。我们要继续坚持“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对绿色农产品进行整合打包,精装上市,要大力发展农产品中介组织促进产品销售,力争在五年内建成10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

2. 瞄准市场创品牌。

发挥忻府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养殖业、优质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建立鲜活农产品直销供应地,完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技术标准,提高品质,建立规模化的绿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培育多元化销售渠道。

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攻方向,引导农民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注册商标,锻造精品名牌,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让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产品带着“名片”走出田野,努力打造优质绿色产业基地和面向太原乃至全国的绿色食品供应基地,重点打造玉米基地、蔬菜基地和奶牛基地。

大力实施玉米战略,着力加强与原平、定襄在玉米种植和精深加工、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将玉米打造成为驰名品牌和地方名片,做大做长做强玉米产业。

3.农超对接抢市场。

紧盯太原各大超市,整合特色农林产品,塑造统一品牌形象,推行专业化种养、规模化生产,力争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做大做强做精忻府农副土特产品产业。率先在太原超市和商贸市场设立专柜,在太原建立连锁销售门店,立足太原,着眼全国,以“农超对接”为主要手段,抢占高端特色农产品市场。

4.瞄准安全抓质量。

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定期举办新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班;深入实地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滴灌、管灌等节水新技术,应用井水、沟渠自流水、集雨水窖等无污染水源灌溉,确保特色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无害化。狠抓农资市场监管,全面清理整顿农药经营秩序,从源头上解决污染残留问题。

5.农餐对接促合作。

发挥政府引导及行业协会信息对接作用,加强忻府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基地、精深加工企业与太原食品、餐饮龙头企业的合作,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农餐对接”。引进太原企业到忻府建立规模化种养殖基地或生产加工基地,带动忻府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忻府农产品加工率和精深加工水平。

6.农科对接促创新。

依托太原科研实力,加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科研开发合作,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争取支持,与太原联合设立农业科研开发合作平台,加大对农业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搭建忻府企业与太原经济圈科研院所的合作平台,促成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成果转化利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逐步实现特色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品种的良种化、特色化和单产水平,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打造休闲旅游基地

太原经济圈规划将忻府区定位为旅游集群地,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忻府城区作为忻州市五大旅游区旅游集散地,二是将忻府发展成为太原经济圈的休闲旅游基地。从而形成远有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区等四大旅游区,近有忻府区和定襄县以温泉度假旅游为主的休闲旅游基地的忻州区域旅游新格局。

忻府要从总体上把握晋中腹地的历史文脉,统筹考虑对接太原、晋中旅游资源,加快基地建设,主动融入太原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实现互动多赢。争取到2015年形成“五大基地”的目的地产品体系,全力打造成为太原经济圈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1.打造五大基地

一是温泉度假基地。以建设全省温泉旅游集散区为目标,借鉴顿村省林业厅培训基地的成功经验,启动奇、顿公路两侧区域旅游度假村的招商和开发建设,从而将奇村、顿村连为一体,以避免目前顿村火、奇村冷的局面。同时,完善旅游区观光设施,提升休闲娱乐功能,使温泉成为集会议、高端论坛、度假、高尔夫、滑雪、SPA、温泉美食、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整合双乳湖、金洞寺、忻口战役遗址等区域的旅游资源,做大温泉旅游产品。

二是森林养生基地。以庄磨镇桃桃山旅游风景区、香泉寺、融城庄园、凤凰山等旅游产品为重点,拓展空间,完善度假功能,加快推进传统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型升级,形成凤凰山度假中心、桃桃山等观光休闲基地;加快禹王洞综合开发,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文化品位;开展九龙岗森林公园、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和策划,打造忻州森林公园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做好忻州森林旅游品牌。

三是文化体验基地。加快文化旅游的结合,积极招商引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特色文化园区,进一步打造和提升“摔跤之乡”、“八音之乡”、“貂婵文化之乡”、“傅山故里”,修葺恢复“野史亭”和“秀容书院”,通过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推出特色明显、配套齐全的文化体验产品;完善旅游产业链,重启古城保护性开发,重修古城墙,加大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传统小吃、传统工艺品、传统娱乐休闲中心。联合打造阎锡山故居精品旅游路线,发挥阎锡山故居在打造休闲旅游基地中的重要作用,与晋中晋商大院文化交相呼应;编排一场展示忻州整体文化旅游资源或是一期一主题的定位于普通游客、市民的演出,推出二人台等具有忻州民间文艺特色的节目,在实现动态文化演出和静态旅游资源的巧妙嫁接中,促进文化产品和旅游项目之间的融合与互动。

四是乡村旅游基地。结合现代农业文化旅游园区的成功经验,构建忻府区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呈现“全区有重点、区域有特点、乡镇有亮点、各村有卖点”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使乡村旅游成为忻府特色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依托农业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依托景区的乡村旅游点,依托特色村落的乡村旅游点等。

五是户外拓展基地。整合开发与休闲运动相关的系列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推进陀罗山旅游风景区、奇村南高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全力发展服务太原人登山、戏水、垂钓、娱乐、亲近自然的城郊度假游。

2.引进文化旅游领袖企业,完善旅游产业链

引入文化旅游行业国际国内领袖企业,引导本地企业与领袖企业合作,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引进高档会所、主题酒吧、五星级电影城、歌城等中高档娱乐企业,提升忻府休闲娱乐业档次。重启古城保护性开发项目,在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积极引进星级酒店,鼓励发展特色餐饮,鼓励兴办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公司,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积极引进影视制作、文艺演出等著名文化企业,打造集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文艺演出、图书出版、文博展览一体的太原北首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区。

3.加强规划衔接,联合宣传促销

加强忻州忻府与太原经济圈旅游发展轴及大同各地的旅游规划的衔接,在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设计中,统筹考虑晋中-太原-忻州-大同旅游带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市场共建的格局。建立政府组织、部门联动、政企联手、上下联动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启动旅游形象提升工程,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画册、广告牌等各种渠道,联合促销,塑造忻州忻府旅游品牌。

(四)打造物流中转基地

利用忻府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加快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增强物流集散功能,把忻府建成区域物流中转中心,成为太原经济圈北向幅射的中转站和桥头堡。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协作

忻府要紧紧抓住山西构建大交通的有利时机,加快与太原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接,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国道和省道公路为辅助、管道运输等交通方式为补充,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协调、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支撑体系。加快大运快速通道忻府段建设、力促太原-忻府城际铁路尽快开工建设,推动忻州-保定客运专线、忻州-乌海高速、太原-忻府-原平-北京高速建设。

2.加快现代物流集聚区建设

围绕山西打造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充分发挥忻府位于山西主要发展轴线大运发展轴和山西省对外联络轴线交叉位置、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忻州全省一流的交通条件,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中转基地,完善物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整合物流资源,推进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

3.强化面向太原的物流集散功能

面向太原装备制造、金属材料及制品、煤焦化和农副产品物流需求,布局建设大型区域性综合物流基地、货运站,承担太原向北方市场长途进出货物和重要物资的仓储运输。采取资源整合、股份合作等形式,着力引进太原第三方物流龙头型企业,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第三方物流体系,使忻府成为太原物资产品跨区域快速运输的重要集散地、中转站和太原工业原材料、零配件配送仓储超市。

(五)打造商贸服务基地

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市场优势,发挥忻府商贸服务的比较优势,服务太原以北地区、辐射晋中北地区,把忻府建成太原北首位商贸中心,建成太原经济圈重要的商贸次中心。

1.打造特色突出、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

打造特色突出、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围绕忻州的特色资源和产业、交通优势,加快培育建筑材料、五金机电等生产资料专业市场,加快建设汽车及配件、再生资源、玉米、畜禽特色农产品等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区大型现代商品专业市场为龙头,县域特色批发市场为骨干,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的专业市场体系。

2.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

加快商业核心区和商业中心升级改造,提升商贸业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着力引进知名大集团、大企业,发展大型现代化商场、购物中心,打造特色商业街和商圈,扩大规模、增强吸引力和市场带动力,积极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流程和新方式进入商贸业,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

3.打造开放互通的商品市场

打破行政界限,加快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进一步清理阻碍商品流通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推进忻并商品市场一体化。按照区域一体的格局,合理调整商贸业结构和网点布局,促进忻并商贸资源共享。大力吸引太原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跨市连锁经营,到忻府建立连锁经营网点。定期举办商品展销会、产品推荐会,促进市场融通。

4.打造金融服务中心

紧密对接我市强化金融手段的规划与布局,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着力深化金融改革,转换金融管理方式,扩大金融开放,完善金融产业体系,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壮大金融业务总量,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增强金融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强与太原、北京及东部地区的金融合作,通过做大银行业、发展资本市场、做优保险业,巩固壮大传统金融业;通过引进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金融支付清算体系和发展金融教育产业,加快发展金融配套产业;从而实现变资产为资本、变银行资金为资本、变资信关系为资本,促进金融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使忻府区成为全市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推动我市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新农村

继续把农业摆在重要基础地位,坚持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加大财政资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农业农村的份额,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制定实施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支持“三农”工作的政策体系。立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完善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一)统筹推进城乡“五个一体化”

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以及生产力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等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坚持统筹安排,同步发展,积极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和生态环境共保的运行机制,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整体推进。

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步伐,努力形成生态环境、道路交通、供水供气供热、广播电视、宽带信息等贯通城乡的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坚持把城中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居住水平。

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城乡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按照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积极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推动城乡社会保险均等化,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和困难农民住房保障全覆盖。

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就业制度,推动城乡管理资源的优化重组,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体系。引导和鼓励本地农业人口有条件、有秩序转为城镇非农业人口。加强对农村新增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面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发展才是硬道理硬指标,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环节,注重产业发展和培育,不断加强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投入,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按照省、市下达的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严格标准、狠抓落实,确保完成重点推进村的建设任务。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品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进入市场。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集体经济积累的新模式、新路径,通过土地流转、林业产业、设施租赁、合作入股等方式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积累,确保村集体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达到强村富民的目的。经过5年的发展,力争全区80%以上的新农村建设村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扶持力度。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粮效益。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以“四化四改”(硬化、绿化、净化、亮化,改水、改厨、改圈、改厕)、“六通”(通水、通电、通水泥(油)路、通电视、通电话、通客车)和“五个一”(一个标准化学校、一个便民连锁店、一个标准化卫生所、一个休闲文化广场、一个科技活动室)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努力使广大农民生活更文明、更环保、更健康。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末,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80%,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率大于70%,秸秆气化率大于30%,清洁能源使用率大于50%。

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引导健康文明新风尚,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健全区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村级卫生所(室)所有行政村全覆盖。积极引导适龄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校,积极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逐步健全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设施。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村人才。深入开展农民成人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科学的信息化新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合作化、规模化提供高素质新型农村人才。重点抓好五类农村经济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一是选拔培养一支政治上过得硬、真正有本事、能扎根、留得住的基层干部队伍,重点是着眼于本乡本土的回乡大中专学生和在当地创业成效明显、观念新、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青年农民。二是教育培养一大批农民技术员,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通过教育培训手段建立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三是普及培养一大批种养能手,以种养业为主要经济项目的家庭至少有一名熟悉两项以上先进技能的人才。四是着力培养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能人,鼓励他们领办、创办、联办经营实体,繁荣农村市场,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村村走出一条贸工农相结合和产业一体化的长效发展路子。五是引导培养一大批活跃在新农村建设各个领域的能工巧匠,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生活面貌添砖加瓦。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健全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五、实施五大民生工程

实施民生工程,全面改善民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实施城乡安居工程

加快危旧房改造,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完善租赁补贴制度。规范市场竞争,加强有效调控,努力增加房源供应,使我区的商品房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有效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不断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和住房标准,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二)实施扩大就业工程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制定鼓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税费减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方式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免费就业服务、加强劳务输出等形式,解决困难群体特别是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困难。全区创业培训人数年均递增15%以上,年均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000个,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0人,确保城乡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三)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为重点,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将政策扶持对象扩展到所有参加失业保险的登记失业人员,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作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形成城乡统一、相互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步使全区所有60岁以上农民享受基本养老金。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确保移民安置工作投入。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基本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安全住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义务教育。

(四)实施教育振兴工程

“十二五”期间, 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总体目标,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等各个领域积极开拓、大胆创新,建立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0~18周岁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人才观,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结构,形成与城市建设、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1、推进学前教育义务化,构建并完善0~6周岁托幼一体化、科学的学前教育体系。有效提供0~6周岁婴、幼儿学前教育服务,基本满足全区0~3周岁婴幼儿入园(所)的需求;3~5周岁幼儿入园率继续保持98%以上,实行学前3年义务教育,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提高儿童早期教育的水平。

2、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继续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标准化建设全部完成并提升其水平,实现6-15周岁儿童少年普遍接受高标准九年义务教育,社会弱势群体中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关注和保护,入学率达到100%,且基本保证“按需供教”。

3、以高质量、多模式、可选择为目标不断提升高中段教育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98%以上,保持合理的普职比例。普通高中要确保80%以上的升学率;以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的同时为我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不断提升职业高中教育水平。

4、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区被评为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骨干教师人数达到在职教师人数的20%,形成一支既有优良师德,又在信息技术、德育教育、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上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5、改革并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和骨干、示范学校建设,确保80%的中小学(幼儿园)创建成忻府区重点、示范学校,30%的学校成为忻府名校,使更多学校进入全市名校行列。

(五)实施全民健康工程

以中心医院为龙头,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构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城区医疗设施建设,投资990万元新建忻府区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完善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卫生监督基础。建立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推进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落实,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山西省地方病防治条例》,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加强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防治和管理,到2015年,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和肺结核死亡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50%。

构建完善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普及基本卫生知识,使群众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全面实施控烟行动,推行公共场所禁烟。认真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0万新建36000平米体育中心;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同时,根据我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落实“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精神,在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建立不同层次的老年文体活动场所,方便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经常性地开展全区体育竞赛活动,力争竞技体育水平在全市排名靠前。到2015年,全区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1.2平方米,实现农村行政村体育场地全覆盖,全区体育人口达到 60 %以上。   

 

第四章 发展路径

 

 “十二五”时期,要实现忻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目标,必须沿着正确的路径、选择合理的方式推进。必须重点围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既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又切合我区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一、转型发展之路

“十二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区经济增长逐步走上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多元产业协同拉动、各种资源协同驱动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

切实把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大力倡导和实践低碳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在电力、建筑、建材、交通、煤化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重点行业推广和应用低碳技术,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开发低碳产品,推行低碳生产。着力发展文化、旅游、物流、信息、食品、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和利用新型可再生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切实加强林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增加森林和农田土壤碳贮存,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二)由总量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变

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创新型经济发展水平。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力度,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和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三)由产业节点向产业链条转变

按照发展产业链经济的要求,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业对接,促进产业链横向融合、纵向延伸、高端提升,把短链做长、单链做多、弱链做强,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链条完善、结构优化、效益明显的产业链体系。大力培育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精细化工产业链,加快改造升级,提高技术含量,促进产品高端化、企业规模化、加工精深化、生产循环化,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链,着力打造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商贸、金融服务等产业链,实施深度开发,完善配套设施,带动相关产业,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跨区域产业链融合,拓展发展空间,放大产业优势。

(四)由产品分散发展向产业集群发展转变

以建设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链经济、引进和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为基本途径,努力形成以煤化工、新型建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5年,要力争打造至少2个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和2个50亿元以上的企业,10个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10个1亿元以上的企业,拥有3~5个100亿到200亿的产业园区。

二、融入发展之路

从时代背景看,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强区域合作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党的十七大将“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从外部环境来看,我省向国家申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获批准,国家将给予山西在土地、财政、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这标志着山西转型发展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为促进山西实现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我省谋划大力发展太原经济圈,提出将太原经济圈打造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山西省核心经济圈。

忻府区既处在忻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区域,又紧邻太原经济圈的核心区,承担着实现率先发展、建设全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的艰巨任务。抢抓山西转型发展和太原经济圈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忻府区为龙头,带动忻定原城市组群和忻州全市,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的区位交通等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更多条件融入太原经济圈,并在其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突破传统发展方式,形成新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忻府区当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深入探索忻并合作新机制、推动大太原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历史课题。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全面双向互动,初步实现与太原的同城一体发展,要转变观念,整合多方力量,对融入太原都市经济圈给忻府带来的机遇进行分析宣传,使忻府从政府工作人员到社区百姓都能有一定的认识,真正做到政府与民间合力,加快融入太原都市经济圈的进程。要加强对接轨环境和要素变化的研究,对太原市“十二五”规划、市场需求、产业转移以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全面分析太原的优势、劣势和发展趋势,寻找融入的正确取向和战略机遇;研究成果供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各界共享。

(一)围绕规划共绘,实现全面对接。

构建都市经济圈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一开始就把握方向、明确战略定位、近远期目标及重点工作。忻府必须按照太原都市经济圈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规律,制定融入太原都市圈发展战略规划,做好对接,实现科学发展。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市场体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专业规划上作细致深入的研究。

(二)围绕产业共兴,促进分工协作。

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协作是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与关键内容。忻府融入太原都市经济圈的重要措施就是构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式实现同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对接,呼应太原这个核心城市,错位发展特色产业。忻府可重点发展自身独具的特色产业,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并以此来获得自身在都市经济圈中的产业定位。忻府特色产业基地的创建应该坚决对接太原这个核心城市,增强与太原的产业的连接与互溶、错位与互补。一方面,要加强与太原的产业连接,承接其产业转移,同时连接太原的资本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和服务市场,与太原的产业发展以及市场发展融为一体,为自身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忻府的发展与太原以及其他城市的发展既要相互呼应,又要错位发展,实施各种要素和各类产业多领域、多形式的对接互补。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中,通过信息、交通的互通,市场、环境的共建,产业、企业的互联,形成自身的专业特长和比较优势。

(三)围绕交通共联,完善交通网络。

一个城市的交通是否便捷,是否同它所处的都市交通圈连接在一起,成为都市交通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直接影响着该城市在都市圈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档次。按照世界都市圈发展规律和惯例,大都市圈首先是以交通联系和交通系统的尺度来表述的。交通圈在都市圈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交通圈实际上是都市圈的先导。目前太原都市经济圈的综合交通正向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城乡界限方向发展,将逐步实现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民航、公交、信息化、管理等领域不同地区、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和协调发展。忻府需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路线和对接的思路,使自己更好地融入交通的核心圈。

(四)围绕信息互通,搭建沟通平台。

信息化建设既是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信息化加速忻府融入太原都市经济圈是必由之路。要加快信息港建设和“数字忻府”建设,通过构建高档次的通用信息平台,创造区域发展的良好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城市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同时,信息港的建设还可以不断提高忻府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使忻府呈现出更强的竞争力。要尽早着手建设忻定原静城镇组群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网站,并积极参与和促成太原都市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网站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不断优化网络资源,实现圈内各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共享。争取实现忻府固定电话与太原同区号,逐步解决忻府电话不同区号及长途收费问题。

(五)围绕要素共享,加强交流合作。

人才、资金、科技等要素在都市经济圈内合理、自由地流动,是构建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运行机制的重要条件。忻府要加强与圈内城市特别是太原在人事人才资源方面共同开发、金融合作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不断拓宽合作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加强与太原人才中介机构的联系,共建人才诚信档案,推行职业资格和水平认证的各城市间互认,在开发、交流、配置、管理等方面形成共同合作的基础;加强与太原等城市的金融协作,为本地企业发展融得更多的资金;深化产学研的合作模式,提升忻府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六)围绕环境共建,建设生态忻府。

环境共建,是都市经济圈构建的根本保障。要着力保护忻府山青水清的自然环境,探索经济圈内经济补偿与利益置换等办法,推进水源保护与治理,推进集约用地,建设生态忻府。

(七)围绕社会共享,共享生活品质。

以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忻府与太原在科技、文化、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方面的合作,让忻府人共享太原的优质资源。初步建立起协调一致的财税、社保、人才等政策体制,实现太原人在忻府的同城待遇。

三、品牌发展之路

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品牌就是软实力、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品牌发展对于忻府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文化、生态、活力为特征培育忻府总体品牌,以“摔跤之乡”、“八音之乡”、“貂婵文化之乡”、“傅山故里”“诚信文化”为特征培育文化品牌,以生态、有机、绿色、高端、特色为特征培育农业品牌,以循环、低碳、节能、高新、安全、环保为特征培育工业品牌,以文化、生态、秀美、休闲、娱乐、安全为特征培育旅游品牌,以诚信、高效、服务为特征培育招商品牌。

(一)营造汇聚品牌的招商环境

大力加强与名企、名校、名人、名师的合作以及对关键品牌的引进,借助名牌效应提升忻府文化、旅游、教育、生态环境和工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瞄准中国和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和省内知名高校、国内和省内旅游业及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品牌、引进管理、引进技术、引进人才,推进我区新兴产业、品牌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营造打造品牌的政策环境

将品牌发展之路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抓手,研究制定推进品牌战略的相应政策,将品牌发展规划、品牌申报、品牌拓展、品牌保护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研究制定农产品商标注册奖励实施办法,对新申请农产品商标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积极推进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工作;研究制定对创驰(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山西名牌企业的奖励办法。

(三)营造忻府品牌的认知环境

积极开展忻府品牌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展示,营造公众对忻府品牌的认知环境。精心制作宣传忻府品牌的视频、报道、海报和图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会展、论坛、杂志、广播、交通通道、手机、户外广告等各种形式在全国全省大力宣传。

(四)营造保护品牌的社会环境

利用消费者权益日和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全民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克服和纠正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资产的倾向。

四、循环发展之路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题,探索集产业转型升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一)推进传统产业循环化发展

一是全循环。在政策上,把循环经济作为基本的市场准入标准、技术原则和生产方案,用已经认知的循环模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循环改造,做到循环化生产,新上项目都要严把循环经济门槛;在内涵上,既包括从物理形态循环向化学形态循环转变,又包括资本、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循环;在外延上,不仅产业内部要循环,关联产业之间也要循环,动脉产业的循环与静脉产业的循环要结合起来;在全局上,从企业的小循环入手,向行业中循环拓展,最终形成区域大循环,构建具有忻府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是抓高端。抓技术链条的高端,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不断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向资源转化的技术前沿进军;抓产业链条的高端,用信息化、自动化和高科技推动主导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精、尖延伸再延伸,开发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端品牌产品并形成新业态和新模式;抓利润链条的高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在不断加工转化过程中获得几何级数增长,实现发展效益最大化。

(二)推进循环型企业发展  

以清洁生产为目标,以煤化工、电力、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实施“三定一改”(定能耗限额、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    

引导煤化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下游产品和深加工项目,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严格企业项目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推进循环型产业园区建设  

科学制定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政策保障,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服务功能和聚集作用。鼓励支持重大项目落户产业园区,建设龙头骨干企业,发展配套协作企业,形成分工合理、协作紧密、链条完整、体系健全的发展格局。 

(四)推进循环型农业建设  

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等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建立品种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有效解决畜禽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场粪水污染环境问题,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并在循环中实现增值。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限制和限量使用农药,实现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开展农作物秸秆及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通过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和材料化。

五、生态发展之路

围绕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整体推进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加快水污染治理和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的阶梯型生态体系,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筹规划与综合建设,培育优美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生态文化,发展高效低耗生态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加快高新科技推广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积极打造生态型经济产业链条,全面建立生态导向型工业结构。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观念,以绿色消费观为导向,逐步对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和建设,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服务业。

(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到2015年,全区耕地保有量在96.12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在80.22万亩以上,保护率达83%。    

创新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制定矿山资源发展中长期规划,对矿产资源进行大规模整合,优化开采结构,提高利用水平,杜绝私挖滥采、破坏性开采。通过节能环保型新设备、新工艺的普及利用,加大对厂矿废水、废气、废渣等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到“十二五”末,全区工业污染源达标率达到100%;工业污水处理率及回用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处置率达到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达到100%。

继续实施辖区内流域污染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工程,构筑以河流水系、沿岸绿化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结合忻府森林植被的特色和优势,以规模成林、特色成景和培育发展林副产品加工业为导向,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强力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工程、绿色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廊道工程,不断提高我区的森林覆盖率。加大对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保障饮用水安全。

(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全面实施城乡“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开展城乡生态优化改造,构建环保型生态社区、乡村,营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人居环境。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创建卫生单位、卫生村(镇)、卫生社区,推进生态城乡和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巩固文明村和生态示范村建设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城乡环境卫生工作要在省、市争“优”创“先”,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奇村镇建成国家卫生镇。同时积极推广太阳能、天然气、沼气等新型能源的开发使用,探索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办法,搞好村庄和村际通道以及田间、河渠、荒山绿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六、安全发展之路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实现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始终坚持安全为天,把安全生产摆在压倒一切的重要位置,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强化政府安全领导责任,层层建立严格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认真落实生产作业规章制度,搞好员工培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全面开展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加大投入,切实抓好森林防火、矿山、化工行业、地质灾害、易燃易爆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防火、防汛及公共聚集场所等方面的安全工作。严密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问题。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为重点,坚决清理和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企业,提高安全生产准入门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营造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

(三)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专家会诊制度、风险评估和分类监管制度、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等,构建由“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格局,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加大安全投入,构建区、镇(乡、街道)、村(居委会)三级监管网络,逐步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促使安全生产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四)健全完善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

针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建立由数据采集管理及分析系统、预测预报系统、专家决策系统、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和实时发布系统构成的社会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提高防范和抵御各种事故和灾害的能力。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七、文化发展之路

以建设文化品牌大区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强市场化运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推动我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   

(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加强文化设施和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加快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完善覆盖全区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城区五个一”(即一个文化馆、一个图书馆、一个文化广场、一个多功能影剧院、一个体育中心)和“农村一乡一站(乡镇综合文化站)一场(体育广场)、一村一室(农村文化活动室)一屋(农民书屋)一场(村休闲广场)”建设。到2015年,所有乡镇、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全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十二五”期末,区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图书馆藏书量达到20万册,继续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建设、电子阅览室等设施配备完善,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繁荣社会文化事业

大力繁荣文艺创作,丰富活跃文艺舞台。争取每年有优秀作品在省、市常设文化奖项中榜上有名。规范全区大型文化活动管理,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以大型文化活动带动农村、社区、企业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等,每年组织1次全区文艺汇演,举办1~2次大型图片、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等文化活动。实施城乡文化互动互助工程,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大力扶持农村文化大院、农民书屋等民办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融合。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实施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对我区红色革命纪念地进行保护、规划与开发,整治周边环境,并同全区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重新公布我区文物保护单位并积极整理,筛选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做好争取市保、省保和国保的申报工作,推动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三)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逐步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推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加强对演出业、娱乐业、图书报刊业、印刷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的发展引导,强化市场准入制度的管理,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发掘我区民间艺术资源,按照“一乡一特色”要求,对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形成规模优势,全面开拓市场,创出忻府特色艺术产业化发展路子。建立区、乡(镇、街道)两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和扶助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建立有实力、严管理的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行文化市场统一执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文化服务水平。稳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切实增强生机和活力。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形成多元投资体制。     

八、开放发展之路

开放发展既是强区之路,也是富民之径,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以开放促发展。    

(一)努力承接产业转移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努力在承接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加强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引导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步伐;努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我区与发达地区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清理和削减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类事项,完善行政审批中心“一站式”服务制度,落实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超时默许制,简化办事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严格规范对企业的检查、收费项目和行为,认真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城市形象”的理念,着力打造忻府的诚信文化品牌,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打造忻府适宜投资创业的形象品牌,逐步使我区成为投资者最佳投资洼地。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增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政府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强化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加快发展的大事来抓,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相结合,瞄准中国5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瞄准全球新兴战略产业,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招商网络,整合招商信息资源,完善招商项目库和管理平台。进一步拓宽引资渠道,确立“区外资金就是外资”的观念,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支持,有效利用金融机构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推动我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同时,采取有力措施,激活民间投资积极性,引导我区民间资本投向鼓励类投资领域,同等享受外地投资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佳家旺购物广场,繁荣我区经济,促进市场有序、稳定发展。

(五)开创对外贸易新局面

开创对外贸易新局面,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商品出口,扶持特色农产品出口,下大力气培养我区出口名牌商品;鼓励国外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进口;鼓励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等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联手外资企业开发市场、技术和标准,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建立健全贸易促进和投资服务网络,努力提高我区对外贸易水平。 

九、和谐发展之路

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以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为主线,推进全社会和谐发展。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干群关系;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健全拥军爱民共建机制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军民关系;以倡导互信互助风气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以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促进平等友爱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共同繁荣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以依法管理、加强引导为重点,着力构建和谐宗教关系。

“十二五”期间,重点要开展好“五个一”系列活动,即:

抓住一条主线,全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要弘扬传统文明道德,加强个人修养;要积极开展“唱响主旋律、展示新风采”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建设忻府、努力工作的热情,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良好社会氛围。

创新一个体系,健全社会管理新模式。当前正值社会形态深刻变革、社会利益深刻调整的矛盾凸显期,这就要求我们用新眼光、新方法来看待和处理好各种矛盾。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乐于倾听“异质声音”,积极架起沟通桥梁,主动关注弱势群体;要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快依法治区进程;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推进政务、厂务、校务公开;要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路子,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打造一支队伍,确实加强政法工作。坚持和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作风过硬、素质较高的政法队伍是建设平安忻府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加强班子建设,把一批德才兼备、善于工作、勇于担当的政法干部充实到班子当中;要建立健全干警执法档案,落实执法责任和错案追究等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执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执法机制;要推行“警务公开、办案公开”等执法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要大力整顿执法队伍,严肃查处执法过程中的腐败和渎职行为,纯洁执法队伍,提高干部素质,为打击犯罪保一方平安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解决一批热点,确保社会安定。民生的难点就是社会的热点,社会的热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对于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继续开展各种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教育,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努力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温馨新忻府。

完善一套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信访问题。信访是人民群众反映合理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级党委了解民生、解决矛盾的重要路径。我们要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抓好信访工作。一是要从解决问题入手,实行区级领导包重点信访案件制度,明确包案责任,明确时限要求,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信访工作的格局,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力争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二是要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大力推行分级负责管理机制、复查复核听证机制、接访劝访依法处理机制、突发事件建议预防机制,规范处理信访的行政行为,把信访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渠道;三是要推行信访案件剖析制度,对发生非正常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的单位要进行专题剖析,要求责任单位负责人对信访案件的成因、解决办法进行专题研究,对久拖不决的案件进行重点剖析,找准原因,认真解决;四是健全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解决信访案件不力的单位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二)倡导包容性增长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妥善解决城乡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的指导方针,实施有利于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和能力。从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比较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医疗和其他社会福利,享有社会政治生活权利,努力使发展成果公平地被全区人民享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创业沃土。鼓励商业银行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网上评级、网上授信、网上贷款和网上支付业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力度;健全中小企业商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培育后备上市资源,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上市、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开辟融资新途径。扶持有出口能力的中小企业,以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为发展重点,促进更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等信用担保制度。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维护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忻府”建设,启动并组织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法律素质,增强公务人员依法执政能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行业信用建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信用服务业培育,努力构建诚信忻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群防群治功能,强化社会治安隐患排查整治,推进社会治安“网络化”巡控模式,不断提高防控工作水平,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全面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加大“事要解决”力度,确保不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章 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依托政策协调、制度保障、组织规划和机制创新等举措为我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切实保障。

一、政策协调机制

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完善区内产业政策、城乡发展政策、生态环保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各项政策,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发展机制,实现全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强化政策协调性,实施各项有利于发展和改革的现行政策,依托我区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研制配套政策,加强各项政策间的衔接协调,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二、制度保障机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进市场、财税、金融、价格、企业等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税费等各项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实现村民自治,稳定农村发展。贯彻落实城镇发展政策,加快城镇建设与转型。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期达到降低行政成本、优化政府资源配置、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建设目标,为我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制度保障。

三、组织规划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各级职能部门在落实规划实施的进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理念,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推进规划实施进程有序、稳定开展。

明确责任分工。依托分级管理原则,将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融入相关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推进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的组织落实,将责任落实到组织、责任落实到个人,全力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

建立考评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政府对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方面的评价,改进年度及阶段性考评办法,引导我区领导干部党员官员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四、监督监管机制

区政府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重大事项进展和落实情况,建立定期督查制度,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加强舆论监督,充分利用媒体渠道,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通畅性。提高规划实施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合法渠道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提高市场主体把握市场运行和科学决策的能力,推进公众参与规划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