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政府 忻州市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文件 > 政府文件

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忻府区空气、水环境质量再提升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等4个202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时间:2023-05-18      来源: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有关单位: 

  《忻府区空气质量再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忻府区水环境质量再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忻府区土壤污染防治2023年行动计划》《忻府区地下水污染防治2023年行动计划》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忻府区空气质量再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 

  为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进一步提升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加快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忻州市空气质量再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市区一体、同城管控”的原则,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和用地结构调整,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降碳减污协同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全面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构建“源头防控、结构优化、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区域协同、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促进全区空气质量再提升。 

  二、主要目标 

  坚决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度约束性指标。全区PM2.5平均浓度力争降到3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力争降到10微克/立方米以内,其余四项空气质量污染物平均浓度力争全部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三、重点任务 

  (一)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 

  1、全力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产业政策、“三线一单”、规划环评、能耗双控、产能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区域污染物倍量削减等要求,为全区转型发展项目腾出环境容量。(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局,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区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 

  2、加大重污染企业的改造搬迁力度。持续推进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的改造搬迁或退出关停。对现有建成区内的重污染企业实施更严格的差异化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牵头单位:区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街道>) 

  (二)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 

  3、加大水泥独立粉磨站超低排放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忻州市铁牛水泥粉磨有限公司和忻州市五峰山水泥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评估验收工作,力争2023年6月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评估监测工作。山西禹王煤炭气化有限公司要严格落实环评批复要求,污染物排放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工信局,责任单位:相关企业) 

  4、深入推进工业炉窑和锅炉综合治理。结合工作实际,以石灰、耐火材料、砖瓦等行业为重点,开展行业综合治理。对采用脱硫除尘一体化、脱硫脱硝一体化等低效治理工艺的工业炉窑,以及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光氧化、光催化,非水溶性挥发性有机物废气采用单一喷淋吸收等低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工艺的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保障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开展锅炉综合整治“回头看”,2023年6月底前,完成辖区内燃用天然气、生物质、醇基等燃料锅炉达标排放情况的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分类处置,加强监管。(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配合单位:区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 

  5、开展传统产业集群综合整治。按照“疏堵结合、分类施治”的原则,采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评定、绿色工厂和绩效引领性企业创建等措施,组织对辖区内耐火材料、砖瓦等产业集群开展综合整治。(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工信局,配合单位:区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相关企业) 

  (三)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6、严控煤炭消费总量。严格控制耗煤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严格落实耗煤项目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责任单位:区能源局、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局) 

  7、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改造。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积极稳妥实施全区清洁取暖改造。推进我区的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完成二十里铺村清洁取暖改造。全面评估现有清洁取暖改造运行情况,对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但不能稳定运行、散煤复烧问题突出的乡村,要优化改造方式或者运行模式,巩固现有清洁取暖成果,防止散煤复烧。(牵头单位:区能源局,配合单位:区清洁取暖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 

  8、实施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新改扩建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熔化炉采用清洁低碳能源,不得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结合我区实际,推进现有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工业炉窑改用工业余热、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牵头单位:区行政审批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工信局、区能源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应急局,责任单位:相关企业) 

  (四)全面推动运输结构调整 

  9、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调整优化货物运输方式,辖区内煤炭、焦炭、矿石等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为主、无法实施铁路运输的短距离运输及忻州市建成区、工业园区和企业内部物料转运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辆(包括氢能、甲醇车辆),出省煤炭、焦炭原则上采用铁路运输。积极配合保障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和联运转运衔接设施建设,在铁路专用线建设投运前,公路运输应使用国六排放标准车辆或新能源车辆(包括氢能、甲醇车辆)。(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区工信局、区能源局、区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交通局,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业) 

  10、加快机动车结构升级。推广新能源、清洁车辆应用,新增或更换的环卫车辆、邮政快递等市政公共领域车辆全部使用电动汽车、氢能汽车或甲醇汽车,鼓励工矿企业短驳运输、厂内运输和厂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城市建成区渣土运输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电动汽车、氢能汽车或甲醇汽车。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大力推进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更新,推动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和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货车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情形的,交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按规定进行登记、拆解。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监管,辖区范围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不得使用国三以下排放标准、未编码登记、冒黑烟等超标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涉及民生保障和应急抢险等情形除外。(牵头单位:区工信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市公安局忻府分局、市公安局直属分局,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事业单位) 

  (五)深入推进城市扬尘综合治理 

  11、强化扬尘精细化管控。严格落实管辖区内建筑施工扬尘“六个百分之百”,将防治扬尘污染费用纳入工程造价。推进城市建成区道路吸尘式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加大对城市管辖区内主要市政道路清扫频次,有效提高城市道路清洁水平。配合市住建、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严格城市渣土运输车辆管理,严查未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行驶、沿途抛洒、随意倾倒等违法行为。(牵头单位:区住建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 

  12、开展降尘专项整治。加强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污染管控,全区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7吨/月·平方公里。(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配合单位:区住建局、区工信局、区交通局) 

  四、攻坚行动 

  (一)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13、加大挥发性有机物环境问题整治力度。以焦化、工业涂装和油品储运销等行业为重点,组织企业针对挥发性有机液体储罐、装卸、敞开液面、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加油站、非正常工况、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10个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排查整治。使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的企业,要足额填充符合要求的活性炭,5月底前完成一轮活性炭更换,废活性炭要按规范及时转移处置。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人造板材等行业为重点,推进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除特殊功能要求外的室外构筑物防护和道路交通标志全面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涂料。(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工信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 

  14、实施夏季臭氧污染应急管控。5-9月每日10-16时,以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油品储运销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工序错时生产、错时作业;禁止户外涂装作业和城市建成区建筑墙体涂刷以及道路划线、栏杆喷涂、道路沥青铺装等户外工程作业;鼓励加油站出台错时加油优惠政策,引导公众错时加油。(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交通局、区商务局、区住建局,配合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持续开展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15、结合差异化错峰生产,着力应对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强化建材、焦化、铸造、化工等高排放行业秋冬季差异化错峰生产,及时修订重污染天气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清单,实施差异化和精准管控。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  要求,坚持“提前预警、提前应对、定期帮扶、区域联防、驻点监督、协商减排”工作机制,努力减少重污染天气,改善秋冬季空气质量。(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配合单位: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 

  (三)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行动 

  16、开展柴油货车常态化联合执法。配合市生态环境、公安交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常态化路检路查工作机制,重点检查柴油货车污染控制装置、车载诊断系统(OBD)、尾气排放达标等情况,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配合市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机动车维修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拆除改装尾气净化装置、修改破坏OBD数据行为。强化门禁系统建设,重点用车单位全部按规范要求安装车辆门禁系统,并与市生态环境部门联网。(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交通局、区市场监管局) 

  17、坚决打击非标油品。加强油品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等全环节监管,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黑加油站点。加大生产、流通环节油品质量的抽检力度,对生产、销售非标油品行为依法严查,对发现的非标油问题线索进行追溯,严厉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者主体责任。配合市交管部门持续开展城市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和绿色运输示范区管控。(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市公安局忻府分局、市公安局直属分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全面落实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现代环境治理组织领导体系,压实各级责任,强化工作落实。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切实担负起本行政区域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相关部门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原则加强部门联动,分工协作、共同发力,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切实提升我区环境空气质量。 

  (二)加强联防联控,强化政策激励。完善“市区一体,同城管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常态化协同管控,齐抓共管。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以散煤治理、工业污染源深度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监管能力建设等为重点,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保障资金投入。 

  (三)加强帮扶指导,强化环境监管。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既要督促辖区内企业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又要深入企业加强指导帮扶和政策支持,主动了解企业诉求,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工作指导,加大帮扶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合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坚持铁腕治污,依法打击各类环境污染行为,为守法企业保驾护航。 

  

  

  

  忻府区水环境质量再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化水污染治理,加快水生态修复,促进全区水环境质量稳定提升,根据《忻州市水环境质量再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及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水环境质量改善提升的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实际,以水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深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持续巩固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 

  二、主要目标 

  2023年滹沱河定襄桥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地下水Ⅲ类标准。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水资源管控 

  1、保障重点河流生态流量。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滹沱河流域内上下游水生态环境保护流域联动机制,协同共促流域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有效保障河流生态流量。(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水利局牵头,沿河各乡镇<街道>配合) 

  2、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配合市住建部门提升城市再生水利用水平,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拓宽再生水利用渠道。(区住建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发改局、区水利局配合) 

  3、推动企业再生水循环利用。鼓励企业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废水循环利用,充分收集利用雨水,减少开采利用地下水,非必要不外排,推动企业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区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工信局配合,相关企业负责) 

  4、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平。配合市生态环境、水利部门加强豆罗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开展豆罗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水利局牵头,豆罗镇、兰村乡配合) 

  5、推进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配合市住建部门推进忻州城区实施清污分流工程建设,提升生活污水收集效能。(区住建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配合) 

  (二)深化水环境治理 

  6、强化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加大排查力度对已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工业废水,经评估认定为污染物不能被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或可能影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的纳管企业的污水依法限期退出污水管网,退出前向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水质需达到行业特别排放限值。加快推进忻州禹王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安装水质在线监控,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加强焦化、化工类工业企业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动厂区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不外排,推进园区废水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蒸发后杂盐应合理处置,杜绝产生二次污染。(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工信局牵头,区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心、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7、补齐乡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短板。协调推进神达集团完善奇村污水处理厂用地手续,力争2023年8月底前实施扩容改造一期工程项目(日处理生活污水1.6万吨)开工建设,要把双回路供电、生物池保(提)温纳入工程项目,同时确保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按照《忻府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24年)》要求,推进董村、合索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加快豆罗污水处理厂项目移交工作,实现投产达效。(区住建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奇村镇、董村镇、豆罗镇、合索镇配合) 

  8、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分区分类治理,有效缓解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对重点河流断面水质改善的影响。要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城区周边的村庄可通过管网收集纳入忻州市污水处理厂、忻州市云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农村万人集聚地区可实施连片治理,人口少于千人且分布散的村庄就地收储、罐车转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严禁直排。(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配合) 

  (三)细化水生态修复 

  9、实施水生态化治理。配合市住建部门大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潜流湿地建设,保障出水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水质。因地制宜,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推动沟、渠、支流等入干流河口处建设堤外人工湿地,在充分考虑防洪安全的基础上,采用蓄水湿地和堤外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自然型水流,构建生态护坡,利用生态手段提升河流纳污及自净能力,防止汛期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支流入干流水质。(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住建局、区水利局牵头,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乡<街道>配合) 

  10、建设重要湖库消落带生态环状屏障。推进米家寨、双乳湖、西岁兴等环湖库岸带、水源涵养生态化改造建设,构建多梯度的生态景观空间,提升河湖滨岸带生态系统完整性。因地制宜开展滨湖(库)湿地、入湖(库)支流人工湿地建设,提升水质净化能力,有效发挥湖(库)城市雨洪水蓄集能力。(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局牵头,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11、强化河(湖)岸生态缓冲带修复。强化河(湖)岸生态缓冲带保护与修复,在重点河流和重点湖库两岸以及划定的河湖库管理范围线之外30-50米建设生态缓冲带,宜林地段结合堤岸防护营造防护林带,平川水系、山区河滨带优先选择本地生水生植物、低杆植物,恢复湖库生态功能,实现水域、陆域环境联通,保护生物多样性。(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自然资源局牵头,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四)优化水管理体制 

  12、加强河流水系整治。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组织实施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全面清理河道内垃圾等废弃物。严禁在河道内开展机械车辆的清洗、加油等作业,严控石油类物质漏洒,严禁在河道内放牧、倾倒生活垃圾、畜禽粪污。(区水利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配合,沿河各乡镇<街道>负责) 

  13、完善水质预警响应机制。按照市生态环境部门对地表水环境质量预警通报制度,对滹沱河地表水断面水质变化能够及时响应,排查溯源污染来源,采取科学精准应急布控与水污染治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断面水质超标风险。(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水利局牵头,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沿河各乡镇<街道>配合) 

  14、提升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平。开展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管理,加强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深化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实施“一口一策”,坚持分类治理,明确每个排污口整治措施和责任主体,对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溯源整治,限期达标。(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四、专项行动 

  15、开展冬春浇期间农业灌溉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冬春浇农业灌溉期间,合理分配水资源,灌溉和河道流量同保。严禁农田灌溉退水直接入河,严控农灌退水排污口超标排放,加强农村沟渠黑臭水体存蓄清理。在干支流国考断面氮磷污染物超标的地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负荷评估和氮磷来源解析,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监督指导试点。(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牵头,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16、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配合市住建、生态环境部门,精准开展年度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行动,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加强水质监测,严格水质管理,坚决防止返黑返臭。(区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按职责分工牵头,各乡镇<街道>配合) 

  17、开展汛期水质管控专项行动。配合市住建部门实施年度汛期排水管控专项行动,加强汛期排水管控,通过配合市住建部门实施雨污合流制管网分流改造、管网清淤、积存污水清空、调蓄池建设运行、进水阀门精准管控等措施,加强城区缓洪池泵站、排水泵站等管理,定期对池内清淤,最大程度减少汛期雨水携带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建成区在完成片区管网排查修复改造的前提下,采取增设调蓄设施、快速净化应急处置设施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合流制管网雨季溢流污染,减少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住建局牵头,各乡镇<街道>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抓环保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切实担负起本行政区域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责任,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部门联动和合作,共同发力将水质情况纳入各部门年度计划,并加强日常管理,要深刻认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工作部署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政策保障到位,逐一明确和落实辖区内河流地表水水质提升改善措施,实施项目化、清单化管理。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申请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大力争取政策性银行、政府债券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系统推动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三)严格执法检查。严格水环境执法检查,加强污染源监测监控,严厉打击涉水企业偷排漏排,对无证排污、超标排放以及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查重处,保障水环境安全。 

  (四)加大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组织开展水污染防治正面典型宣传,发挥社会媒体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及时曝光被通报批评和约谈的负面典型。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民意畅通、回应有力。努力营造绿色生态共同建设“美丽忻府”的良好氛围。 

  

  

  

  忻府区土壤污染防治2023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忻州市土壤污染防治2023年行动计划(忻政办发〔2023〕9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市政府考核要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效率保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1、严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按照市生态环境部门动态更新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加强环境监管。监督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面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2023年底前,重点监管单位要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定期开展监测,对污染扩散出厂界的要“一厂一策”探索开展风险管控。加强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现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措施,及时做好拆除活动总结报告,为后续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鼓励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因地制宜实施管道化、密闭化改造,重点区域防腐防渗改造,以及物料、污水管线架空建设和改造。(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工信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相关企业负责) 

  2、加强涉重金属排放企业污染排查。在全区范围内加强对涉重金属排放企业的排查,并对排查发现的涉重企业严格落实各项污染管控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加快谋划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项目并组织实施。(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二)强化耕地土壤耕地风险管控 

  3、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保护力度。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严禁规划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向农田施用重金属不达标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局、区行政审批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分工负责,各乡镇<街道>配合) 

  4、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根据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年度计划,结合我区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品种替代、税费调控、生理阻隔、土壤调理等安全利用技术措施,分区分类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加强粮食收储和流通环节监管,杜绝重金属超标粮食进入口粮市场。(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自然资源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5、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土地用途变更、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效果等实际情况,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结果进行动态调整,调整结果经区政府审定同意后报送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工矿用地复垦监管,原则上曾用于生产、使用、贮存、回收、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地块禁止复垦为种植食用农产品的耕地。(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自然资源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乡镇<街道>配合)

  (三)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6、全面落实调查评估制度。配合市规划与自然资源、行政审批局、生态环境部门对辖区内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配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查明的潜在高风险地块,组织开展进一步调查和风险评估。建立注销、撤销排污许可证的企业清单,及时调度更新,严格腾退地块监管。配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行政审批、住建部门严格辖区内污染地块准入管理,合理安排土地开发和使用时序,建立完善信息公示和联动监管机制,开展重点建设用地的违规开发利用清零行动。(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工信局、区行政审批局、区住建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7、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以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为重点,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依法有序开展风险管控与修复,对暂不开发利用的高风险关闭搬迁地块或污染地块,因地制宜实施风险管控,必要时组织开展土壤、地下水等环境监测。鼓励化工、焦化等行业企业,结合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采用污染阻隔、监测自然衰减等原位风险管控或修复技术,探索在产企业边生产边管控土壤污染风险模式。鼓励实施绿色低碳修复,探索污染土壤“修复工厂”建立污染土壤转运联单制度,防止转运污染土壤非法处置。以含易挥发扩散异味、恶臭等污染物地块为重点,强化修复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严控二次污染,以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地块为重点,强化后期管理,综合采取长期环境监测、制度控制等方式,确保实现安全利用。(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自然资源局、区工信局、区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四)强化资金项目管理

  8、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管理。积极申报中央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并对实施的项目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确保项目进度及资金安全。(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工信局、区自然资源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五)严格执法监管

  9、强化土壤环境日常监管执法。将土壤环境污染作为环境监管的重要内容,依法查处污染物随意倾倒、填埋及受污染土壤随意处置等破坏土壤环境的行为。依法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全过程监管,适时召开联席会议,重点交流分析土壤环境污染违法犯罪形势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重点通报举报线索、线索核查、案件办理反馈等情况,对重大案件进行会商,必要时可以进行联合调查,并对发现适用于行政拘留或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市公安局忻府分局、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10、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配合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以重点建设用地是否落实土壤污染防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是否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责任等土壤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适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土壤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按照本行动计划确定的职责分工和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强化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二)强化资金保障。区财政部门要加大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大力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鼓励设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积极探索基金管理有效模式和回报机制。用好用足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切实发挥好资金效益。 

  (三)推进信息公开。积极配合市生态环境部门统一发布土壤环境状况信息,适时发布土壤环境状况公报。区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公布土壤环境监管信息。重点监管企业要依据国家环境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做好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宣传培训。加强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社会大众的普法宣传,采取网络媒体、新闻报纸、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企业和社会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忻府区地下水污染防治2023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忻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2023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全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地下水考核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1、全面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配合市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围绕“一企一库”(化学品生产企业、尾矿库)、“两场两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全面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查清各类污染源基本信息、污染因子、范围、程度、趋势等内容,评估地下水环境风险,为风险防控、修复治理打好基础。配合做好忻州禹王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危险处置场等调查评估等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二)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 

  2、健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督促辖区内“一企一库”“两场两区”、加油站等运营管理单位按要求建设完善地下水环境长期监测井,落实地下水自行监测要求。结合地下水国考点位、省控点位、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行监测井等,重点针对地下水源目标开采层位和污染源周边浅层地下水,配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做好辖区内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建设。(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住建、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3、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理。配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分批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推动实施地下水环境分区管理、分级防治。(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发改局等配合) 

  4、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按照市生态环境部门要求,根据国家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管理规定,结合我区的产业结构等特点,逐步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实施动态更新,推动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强防渗、地下水环境监测、及监督检查。(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工信局配合) 

  (三)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与修复 

  5、落实地下水防渗改造措施。督促指导辖区内“一企一库”“两场两区”、加油站等运营、管理单位采取防渗漏措施,并进行防渗漏监测。组织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优先开展地下水污染渗漏排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于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要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市生态环境忻府分局牵头,区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区商务局配合)

  6、有序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结合市地下水调查评估工作阶段性成果,针对存在地下水污染的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按照《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工作指南(试行)》等有关技术要求,有序推动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阻止污染扩散,加强风险管控后期环境监管。(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工信局、区住建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7、推进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封井回填。持续推进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排查登记,并与2023年6月底前建立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清单。矿井、钻井、取水井报废、未建成或者完成勘探、试探、开采任务的,要督促工程所有权人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指南开展封井回填。对已经造成地下水串层污染的,督促工程所有权人对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进行治理和修复;对工程所有权人不明或缺失的,由区政府明确相关单位对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进行治理和修复。(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监督管理。配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农田灌溉用水及退水的监测工作。加强辖区内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指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等有关单位和个人合理使用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防止地下水污染。(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9、加强地下水回灌管理。多层含水层开采、回灌地下水应当防止串层污染。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利用地热资源采暖优选“取热不好水、完全等量同层回灌”或“密封式、无干扰井下换热”技术,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土壤、岩层和水体的干扰,确保地下水水量不减少、水位不降低、水质不降低。配合市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对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地下水热及回灌水质监测的监督,按要求定期报备。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全市调查工作成果,协同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地下水型饮水水源安全 

  10、加强地下水型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按照市生态环境监测年度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农村“千吨万人”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乡镇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强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按要求完成监测数据和结果报送。强化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针对水质异常点位,及时研判分析。(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区水利局牵头,区自然资源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11、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强化“千吨万人”及以上规模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规范化建设。针对水质超标的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开展污染成因分析,对确定为地质背景因素导致超标的水源,要提交地质背景判定材料;对确定为人为因素超标的水源,因地制宜制定人为因素超标水源整治方案并开展整治,确保水源环境安全。(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水利局、区发改局配合) 

  12、加大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保护力度。2023年底前完成“千吨万人”及以上规模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补给区初步划定,加强补给区地下水环境管理。有序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给区及供水单位周边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水利局、区发改局、区住建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13、防范傍河型、截潜流型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加强河道水质管理,强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减少受污染河段侧渗和垂直补给对地下水污染,确保傍河型、截潜流型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市生态环境局忻府分局牵头,区水利局、区发改局、相关乡镇<街道>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直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按照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机制,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协同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二)强化资金和技术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大力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要积极申请中央、省财政资金,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推进项目建设。 

  (三)强化监督帮扶。依法开展地下水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严格对照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进,监督帮扶企业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强化企业自行监测及地热水等,采出水违法排污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污染地下水违法行为。 

  附件:忻府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2023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清单 

 

相关解读:《忻府区空气、水环境质量再提升和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等4个2023年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