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20 大 中 小 来源:首善忻府
金秋时节,“丰”景正好,忻口田畴,漫野红透。
辣椒田里,田垄红绿交错,辣椒挂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摘、打包、搬运新鲜成熟的辣椒,现场热火朝天;生产车间,卫生干净整洁,机器嗡鸣作响,工人已做好卫生清理,将机器调制到最佳状态,加工蓄势待发。
忻口镇有“华北辣椒第一镇”的美誉,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集种植、加工、交易为一体的辣椒全产业链,成为远近闻名的小辣椒产销集散地。目前,全镇种植辣椒超1.6万亩,全镇从事辣椒加工企业30多家,可辐射全区18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200个村。
走进高城村辣椒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红彤彤的干辣椒,在太阳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光亮如缎。
“这个辣椒品种叫‘线椒’,最适合做剁椒。咱们这边种这个线椒有些年头了,产品主要销往湖南、四川等地。”高城村委委员杨秀林顺手从辣椒地里抓起一把向记者说。
在忻府区强盛辣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强的地头,堆满了一袋袋等待运输或称重的辣椒。张志强告诉记者,“今年咱们一共种植了L3线椒60亩,北京红辣椒30多亩。今年L3线椒产量每亩大概在5000斤左右,目前为止收购价格一斤1块4毛5。北京红的产量每亩大概在2000多斤,价格在1块2毛钱左右。种个几十亩,收入就相当于个小老板了,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火红的辣椒不仅富了农民,还造福了务工人员。
在忻口镇辣椒基地,上百人密密麻麻分布在辣椒田垄里。刘大姐一手拖着尼龙袋,一手熟练地薅着红辣椒,麻利地装进尼龙袋。“我就是本高城村的,这两天辣椒上来了,摘1斤能赚3毛5,一天能摘350来斤,快一点的能摘到400来斤,反正多劳多得,在家门口一天就能够挣到一百几十块,真挺好的。”刘大姐说。
高城村村民张大爷也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很是满意。“年纪大了,去不了外面,每天在这里采摘辣椒,离家很近,活也不累。”
“辣椒产业不仅让我们这些种植户实现了收入增长,而且从育苗、移栽、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让不方便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跟着实现了收入上涨。”张志强说。
价格好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产量高。没产量有价格也是没法增收的,这产量的“密码”就是科技。这是辣椒种植户的共识。
忻口镇高城村爱明辣椒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爱明就深有感触。为提升辣椒品质,他引进水肥智能一体化、基质栽培等技术。“在这些技术加持下,种出来的辣椒产量高、品质优、口感好。”张爱民说。
今年初夏比较干旱,张志强为自己的辣椒地增添了膜下滴灌,不仅节约了灌溉用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干旱对辣椒苗的不利影响。“这个膜下滴灌种植技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咱其他地方还种的几百亩辣椒,苗子是使用的穴盘苗一穴一株,准备明年大规模推广这个技术。”
辣椒长得好,关键在于管护。忻口镇的椒农制定田间管理、采后处理等质量标准,全面推行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等轻简化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辣椒苗成活率和辣椒产量。
“养苗如养人,辣椒苗也需要定期补充微量元素。为了辣椒苗健康生长,椒农们定期察看辣椒生长情况,通过“水溶肥”技术,适时为辣椒苗补充一些铜、铝、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让它从须根里面吸收营养。”张爱明说。
近年来,忻口镇立足辣椒产业资源禀赋优势,从“扩量”向“提质”转变,构建起辣椒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我们农业合作社都有对应的加工点、收购商,我们只管种出好辣椒,加工、销售根本不需要我们多考虑。摘下的青椒、辣椒直接拉到村里的批发点,经过挑拣、打包、装车,就等批发商车辆统一运走了。”张志强指着放满辣椒的地方说。
从打造辣椒全产业服务链,到产品不断创新升级和品牌建设,在忻口辣椒产业蓬勃发展中,龙头企业、合作社扮演了重要角色。
忻府区爱明辣椒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爱明介绍:“我们主要干的业务就是把老百姓种的辣椒收购回来以后,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来进行加工。今年还新上了辣椒酱的加工生产线、剁椒加工生产线,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每天大概能加工50吨左右。”在辣椒产业链的带动下,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都能在产业链里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主要负责技术,收入能够满足家庭支出,还有结余,就在村里上班十分方便,我觉得很好的,只要勤快,愿意做,啥时候都有活干。”作为公司技术人员,小刘通过辣椒产业链解锁了自己的幸福密码。
目前,忻口镇有辣椒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的企业和合作社30余家,生产线40条左右。形成了集生产、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可加工鲜椒4万吨,出产半成品6万吨,总产值可达到4亿元。
“今年忻口镇辣椒种植1.6万余亩,产量预计可达3.6万吨,产值约为2亿元,带动周边劳动力1万余人,年人均增收近万元。接下来,忻口镇将持续大力支持辣椒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产业配套服务,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忻口镇副镇长刘东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