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1
大
中
小
来源:首善忻府
奇村温泉,遐迩闻名。
2月3日,忻府区奇村镇南高村邻里中心,来自全国各地游客们聚在一起,包饺子唱欢歌,热闹非凡。与往年相比,今年不仅内蒙古的常客留下的多了,停车场还增添了不少挂着京津冀车牌的大巴、中巴。
作为省级“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南高村立足温泉资源禀赋,综合施策,一年来乡村面貌显著改善。奇村温泉经营户邓斌斌感慨地说:“现在的南高村可以说是从里到外脱胎换骨,从头到脚焕然一新。‘40℃的南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独特的温泉魅力。”
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擦亮“金字招牌”
温泉是奇村镇的“金字招牌”。“首先是开发早,其次是品质高。”奇村镇镇长米辰亮介绍,1972年南高村打井,意外打出了温泉。经过化验,这里的温泉富含多种矿物质,属于“世界级”复合泉,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整血液循环,对高血压、关节炎有明显疗效。随后短短几年内,17家综合型疗养单位落地奇村镇南高村,游客纷至沓来,奇村温泉的美誉不胫而走。
随着时间逐渐推移,周边温泉的陆续开发,远离市区的奇村温泉慢慢步入“凌烟功臣少颜色”的窘地。特别是忻州市提出争创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忻府区作出建设温泉康养专业镇的部署,偏居一隅的南高村亟待“下笔开生面”,擦亮奇村温泉这块“金字招牌”。
从电线、网线、缆线“三线入地”到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从外墙立面整治到健康步道铺设,从规范集贸市场经营到游客中心拔地而起……乘着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东风,奇村镇在奇村、南高村打响了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
2024年12月2日,备受瞩目的忻奇大道建成通车。流光溢彩的云中河大桥成了“网红打卡地”,南高村稳稳接住了这波流量。
时下走进南高村,抬眼看去,“空中蜘蛛网”般的架空电线不见了踪影,脚下的主街道以红黄蓝三色喷涂的交通标识线彩虹般贯穿全村,道路两侧划定了整齐的停车位,身旁的墙面摇身变成“会说话”的景观,上面或彩绘温泉实景、或展示摔跤文化、或描摹秀美山水,有颜值更有内涵。
内蒙古的游客留下来了,一拨拨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游客来了。徜徉在既有传统晋北风情又具时尚现代感的南高村内,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风格迥异的温泉小院、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就连高耸屹立的温泉水塔也换上靓丽新装,塔身的祥云图案赏心悦目……微末之处,俯仰之间,俱是和美乡村的生动注脚。
“过去,有些民宿门前环境脏乱、车位难寻、排水不畅。现在村里走哪都是景、去哪都是客。”南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淑军说,“学用‘千万工程’给村里带来实打实的‘万千变化’,村子变得像花园,游客自然愿意来了。”
从壮大经营主体入手,推动提档升级
释放温泉的“热动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过去,由于街巷狭窄和输送温泉管道走向等原因,想开民宿也得地段合适。现在路好走了,地下输送温泉的管子也全部换成直径80厘米的PER管道,村民们开民宿的积极性高涨,正在建和准备要建民宿的有20多家。”刘淑军说。
民宿的要义在于让游客体验当地风情。南高村现有民宿130余家,大多在自家宅基地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将屋内简单分割成一个个单独的房间,服务水平、接待能力、配套设施、房间布局等有待提升。如今,基础设施跟上来了,游客“迎得来”,但关键还要“住得下”,民宿若是再走低端化的老路显然行不通。
壮大经营主体,推动温泉民宿提档升级,成为了普遍共识。
走进位于奇村镇温泉大道的“白云之下”客栈,之前是一处闲置场所,现在3亩见方的庭院内,水波粼粼,轻烟袅袅,11座中式独栋小院取长补短,各得其所。旧磨盘铺成行道,套房里绿萝惹眼,浴池吧台、全屋智能……古朴典雅的装饰与现代智能的服务融合,营造出宁静而浪漫的氛围。
该客栈经营者是年轻的邓斌斌。“温泉民宿不是简单泡澡,打出差异化才能赢得市场主动权。”邓斌斌筹资500余万元,一头扎进温泉民宿赛道,不仅注重在装修、床品等硬件上向业内一流看齐,而且更专注于服务品质的提升,“别看还是试营业阶段,春节期间已经订出9座小院。” 环境变美了,南高村村民栗旭文萌生了大胆的念头——在自家宅基地上推倒老房子,按照“小而精”的风格重建三层小楼,取名“雨泉闲庭”。
门前留出停车场,院里有露天泡池,楼里装上了电梯,房间里配有独立厨房,接入地暖。栗旭文说:“我们家民宿的经营全靠在游客那积累下的口碑,一来就待一个多月的游客不在少数。”
温泉民宿业已经成为南高村的特色主导产业。过去游客群体主要来自内蒙古,来疗养治疗“老寒腿”,存在夏季旺冬季淡的特点。“去年冬天明显游客多了起来。”刘淑军说,作为云中河温泉旅游度假区的一部分,度假区对村里的民宿业主开展了集中培训,各家民宿的接待服务、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而且房价从几十元到上千元都有,满足了不同群体游客的需求,温泉经济越走路越宽。
从推动产业融合入手,做大温泉“蛋糕”
奇村镇既是闻名全省的温泉名镇,也是忻府区的农业大镇,推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就拿南高村来说,除了温泉,甜糯玉米和富硒西瓜也小有名气。尤其是富硒西瓜,从10年前2亩试种田发展到去年1200余亩,种植户过上了“甜日子”。
2024年,奇村镇以奇村、南高村为重点区域,全镇种植西瓜4800余亩、香瓜500余亩、葡萄1000余亩、辣椒4500余亩。
“多年的积累,奇村温泉已经在内蒙古赢得了口碑,形成了稳定的客源市场,每年4月份到10月份,游客一来基本上就是住半年,暑期基本是家家客满。”奇村镇镇长米辰亮说,这就为奇村镇推动农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南高村重新规划建起占地10亩的早市,游客早上遛弯儿的时候,捎带就把附近村庄水灵灵的瓜果蔬菜、土鸡蛋买了回去。村里的舞台广场也整修一新,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每天早晚扭秧歌、跳广场舞的客人有了好去处。奇村投入资金664万元建设果蔬乐园项目。镇里还准备开设“夜市一条街”,不收摊位费,欢迎远近商户经销农副土特产、经营地方小吃摊,让游客尽享“人间烟火气”。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米辰亮说,奇村镇以“温泉+”为抓手,加快温泉从“单一开发”向“综合利用”发展的步伐,结合道东原始森林、鱼龙沟烧烤营地等,打造精品温泉旅游线路,推动温泉与文旅、农旅深度融合,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奇、情、闲”于一体的温泉专业镇。
现在,以南高村特色精品民宿为龙头,以槐庭民宿、伴山窑、雨泉闲庭等优质民宿培育单位为支撑点,整合摔跤文化、奇村山水、寺坪古村等各类资源,重点打造的奇村镇温泉旅游聚集区雏形已现。“白天逛忻州古城,晚上泡奇村温泉”已经成为当下游客来忻州游玩的流行选择。
借助奇村温泉的“热效应”,奇村镇引导和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采取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将分散的闲置土地、小规模土地适度向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与温泉经济联动融合发展。